昨天(10月7日),我發了《阜平考察隨感》。通過本人對阜平縣的實地考察,對阜平縣在香菇市場不好的大環境下,還能穩健發展,本人初步總結如下經驗:
一、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特別重視,縣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及重點鄉鎮領導各拿“一把號”,都吹發展食用菌產業一個調。
二、在外地老板來阜平縣想投機淘金卻沒淘到金,老板跑路的困難時期,縣委,縣政府采取了果斷措施,使阜平縣香菇產業得以穩定發展。
三、縣里對大浪淘沙留下的三家企業,在設備、出菇棚升級改造等方面給予及時的支持。
四、縣里將全縣適合栽培香菇的鄉鎮給獲得縣里支持的三家企業分片包干,帶動發展。并要求各企業必須保證栽培戶能掙到錢,不賠錢(人力不可抗拒的情況除外)。
五、縣委,縣政府一手抓政府推動、政策扶持,一手抓技術服務。主動與吉林農業大學李玉院士團隊建立“??h合作”、“校企合作”。李玉院士2019年正月十六上班,第一站就到阜平縣考察座談菌業發展。李長田等教授等多次到阜平縣技術服務。 從2015年開始,縣政府出資,從省內外聘請專家,組建了“阜平縣食用菌專家組”、太行山食用菌研究院,常年為阜平縣為食用菌產業服務。 專家組、研究院成員,在組長、院長侯桂森的帶領下,工作盡職盡責,六年如一日,堅持為阜平縣香菇產業服務。 縣政府和企業共同出資,從全國聘請有實戰經驗的技術員,分片包干,常年在第一線技術服務,使種菇戶在栽培技術上有了保障。
六、阜平縣發展香菇高起點,起步就引進了平泉縣的先進棚架、優質香菇栽培模式及技術。
七、顧明德、顧衛東、李向文、胡敬平等多位“紅心企業家”是香菇產業發展的關鍵。四位企業家共同心聲是,將本企業負責的片區、在本企業購買菌棒的栽培戶視為本企業的“衣食父母”,只有讓栽培戶掙到錢,栽培戶來年才能繼續購買菌棒,企業才能夠穩定發展。
八、李玉院士推薦的百級凈化接種和智能化養菌環境控制先進設備、工藝,大大降低了污染率。
九、在同行業中率先實現了滅菌能源煤改氣工程,解決了家家點火,戶戶冒煙,污染環境問題。
十、研發并投入使用的“香菇專用栽培棚”實現了效益最大化(獲得專利)。
十一、總結形成了“六位一體”(政府、企業、科技、金融保險、園區、農戶六部分組成有機整體,分工合作推進產業發展);“六統一分”(六統是:統一建棚、統一采購原輔材料、統一生產菌種菌棒、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產品分級標準、統一產品回收;一分是:分戶岀菇管理、獨立核算)的阜平運營模式。
十二、給栽培戶供應香菇菌棒的三家骨干龍頭企業,直接與栽培戶簽訂保底價與隨行就市相結合的收購合同,企業將按合同收購栽培戶的香菇入保鮮庫后,競價面向全國銷售。這樣,企業即能實現讓栽培戶掙到錢的初心,又能對栽培戶在不同時間段分到菌棒、出菇后賣價有高有低、進行價格調節,確保了栽培戶掙到錢。
因為習總書記到阜平縣考察后,深度貧困的阜平縣利用食用產業實現了脫貧,因此,在2021年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獎大會”上,中央對阜平縣發展食用菌產業脫貧攻堅做出貢獻的有關領導、專家給予了表彰。李玉院士榮獲“全國脫貧攻堅楷?!狈Q號,習總書記親自為其頒獎;縣委書記劉靖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獎大會”上第一位作經驗介紹;并在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慶祝大會上被命名為優秀縣委書記;阜平縣食用菌專家組組長侯桂森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
以上經驗總結,不一定全面準確,僅供各位感興趣的同仁參考。
在此,非常感謝李玉院士,保定市委常委、阜平縣委書記劉靖,阜平縣農業局長張強、縣菌辦主任韓亞輝、縣食用菌專家組長侯桂森及阜平縣食用菌企業家顧明德、顧衛東、李向文、胡敬平等對本次考察的支持;對:“考察隨感”、“經驗總結”提出的寶貴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