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山俊秀,汭水長流,地處關山腹地的華亭市馬峽鎮,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優越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宜中藥材、食用菌的生長。
近年來,馬峽鎮因地制宜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在持續推進藥產業提質增效的同時,充分發揮村集體經濟示范帶動作用,積極引入食用菌產業,以藥、菌產業“雙輪”驅動助力鄉村振興。
“搭建一個大棚加噴罐設施投入36000元,每個大棚按8000菌棒計算:一個菌棒4.80元,成本4萬元,待香菇成熟后,每個香菇菌棒產鮮貨2斤左右,干貨6兩左右,產值10元左右,(鮮貨目前市場批發價5元左右,干貨市場價28左右),每個大棚一年下來就有4萬元的收入,一年掌握好時間節點可循環生產2次,利潤可高達8萬元以上,預計帶動群眾就近就業100余人,帶動群眾戶均增收1000元,村集體增收200萬元以上?!瘪R峽鎮人大主席張志強正算著這筆收入張。
走進馬峽鎮趙莊村的菌棒生產車間,映入眼簾的是木屑、麥麩等菌棒原料,自動化香菇菌棒生產線全速運行,菌棒生產按下加速鍵。伴著機器的轟鳴聲,工人們正在裝袋、轉運、滅菌、上架,整個車間一派繁忙景象。大棚內,成千上萬的菌棒猶如“甲士”一般整齊排列。
“不忙時在食用菌種植基地打工,一個月能掙3000多塊錢,家門口,很方便?!瘪R峽村菌棒生產線上魏燕熟練地制作著菌棒,身為老員工的她,不時指點著身旁的新進員工進行菌棒生產。
“現在正在生產菌棒,日均能生產8000多菌棒,”平涼市青松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廠長杜紅麗說道:“食用菌的生產種植吸納周邊群眾30余人就近就業就業,有效帶動了附近6個村400余戶農戶增收致富。
據了解,馬峽鎮食用菌種植項目采取“村企共建”發展模式,已建成10米×50米食用菌大棚30座,菌棒生產線1條,培養房、出菇房、倉庫、裝袋車間、鍋爐房、菌種室、接種室等基礎設施7處,同時建成20畝食用菌優良品種栽培示范基地1處,助力馬峽、蔣莊等4村集體經濟達到35萬元以上。